Cedric: 我知道我緊捉著疑,但我無法阻止自己…
──── 2天禪期(2R5)分享, 2014年 6月 14日~ 15日
我週五晚上因為遲到因此被罰跪了,這樣的懲罰是公平的,但因遲到產生的羞愧感來得晚,尤其是當我看到其他同學都已經在練習以及老師對我的判決,讓我感覺更糟。我在當晚的禪修練習中的對它產生了疑。這羞愧感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真實,就在那哩,我無法躲避也無法逃開,因此我決定開始對它產生疑,我從一開始就試著竭盡所能,雖然我的行為顯現我不在乎,然而為何會有一個我感覺如此的羞愧,怎麼會有一個我是無我?我心裡只專注想這著這個問題。
在禪修期間,我因身體不適,有時無法克制自己的咳嗽,我非常努力想控制部咳嗽,但我的喉嚨卻不聽使喚。但在我咳嗽後,打斷了我的練習,腦海裡跑出許多思緒,我也很內疚打擾我的同學。然而,當我專心努力去疑後,這些飛亂的思緒沒有影響我太久。在禪期練習剛開始時,我還會經常咳嗽,但慢慢的我就不覺得我需要咳嗽了。
第二天早上,從我的第一堂開始,我用我常用的方法練習,這是一個我認為比較有效產生疑的方法。每次我注意到有一個念頭出現時,我會關注著它並問我自己,這個我是誰?為什麼這個我是無我,然後再問自己甚麼是無我。會試著盡可能專注在這感覺上。
然而,我們的老師Jeremy指導我們遵循另一種方法,它是我之前曾經放棄過的方法,因為當時它對我的練習似乎沒有太大的幫助。不管發生甚麼事,我們必須只有一個疑問,同時也只能問甚麼是無我,沒有別的,完全不跟隨我們的感覺或想法..
以前當我問什麼是”無我”時,並不會讓我有感受,而且我總是不斷的失去我的”疑”。當然,我並不希望在我這兩天的禪期修練中這樣的狀況會再發生,我希望按照老師的指示並且有一些進步。因此,我開始專心在一個獨特的疑問,而不是總是回來我的”疑”上。當時對那個”疑”是沒有任何感覺,我並不真正想要知道,但我有意願把重點放在的問題上。這是一個空的”疑”。
在接下來的課堂中,我專注在什麼是”無我”,但最終面對我的痛苦,使我無法再”疑”。一直到最後我感到惶恐跟痛苦,而這”疑”只會成為我渴望去”疑”,與痛苦奮戰。我愈是與它奮戰,這痛苦只會愈來愈強烈,我等待著解放的鈴響。我知道我緊捉著疑,但我無法阻止自己去跟隨我身體的痛。
我問我的老師Jeremy我該怎麼辦?我害怕失去我的”疑”,我害怕感覺不到疑,或者黏附在身體的疼痛。我的老師說,不論如何都要不斷的”疑”,面對自己,問自己是誰害怕失去的”疑”,是誰害怕沒有感覺。當我的思緒或身體發生任何事時,"不要跑掉”和“堅持到底”就成了我的"符咒”。一直都是"我"在有感覺、逃避痛苦和我的想法。這個我並不是想像或空話。每當我察覺我跟隨著我的想法、我的疼痛苦時,我必須要勇敢,並思考它是甚麼。
當我禪坐或休息時,我持續地這樣的”疑”。我在咖啡和茶之間,惦記著(這些問題和疑)、遲疑著,而這個問題非常強烈地出現:它是甚麼?
我參與愈多課堂,就愈能進入我的疑。仍會感到痛苦,但它只是在那裡,而我的”疑”會繼續。每當我感到我在掙扎,我只是想知道它是什麼。我並不知道我是誰以及甚麼是無我。這個問題比我腦袋裡的任何問題都要重要。每當我覺得我練習得不好或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怎麼疑、或害怕的時候,我總會回頭請教我的老師。我知道我害怕向我的老師提問,我感覺我幾乎要哭出來。我並不害怕失去我的”疑”,或著即便我(害怕),那還是「我」在害怕失去我的疑。而這就是我的”疑”,而且我知道我怕失去它。就這樣,我可以參得更深,而不黏附在我的想法裡。
第二天早上,我醒了但上課遲到了,我非常的驚慌,老師叫我罰跪,那是真的很痛苦,但當我感到痛苦時,我已經在疑「我」再一次感到疼痛和羞愧。當然我的身體在發抖,我同時感到飢餓與憤怒,但我仍嚐試著”疑。當我參與同學的練習時,我仍然感到震驚,不能呼吸,這對我而言真是一堂艱難的課堂,因為我真的沒辦法用我的方法去疑。
在接下來課堂中,我做得比較好,但我知道這還是不夠好,因為我的痛苦戰勝了我,讓我無法去”疑”。我的心一片空白,並且在每一堂課最後的時候,和我的腿痛掙扎。,Jeremy告訴我同樣的建議,放下心的起伏,不要黏附。
我的疑應該不要有任何依附,那就是唯一知道什麼是”無我”的方法。我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只能勇敢的去面對我自己。我更能體察到自己的掙扎、自己的一舉一動、鳥叫蟲鳴聲,但同時間,我也更能專注在那個問題:什麼是無我? 後來我回頭與我的老師再次檢查我是否用對方法練習時,我發現我並沒有試圖去取代我的痛苦,但我是在痛苦之上,我知道我很痛苦,我知道我在掙扎,但在同一時間,我也知道我不知道什麼是”無我”和”疑”。我選擇了去跟隨我的”疑”而非痛苦,當我起心動念時,他告訴我那就是”我”跟”無我”,這是一個相反的兩面,當「我」選擇跟隨我的疑時,它(那個「我」)已經是”無我”的展現。我終於得以一瞥甚麼”無我”,但仍然不知道是”無我”。
我已經得知,我的生命是一個大疑問,現在,就用它。經過這一切的挫折後,我感覺大獲全勝,同時我非常的開心。我知道我離「知道什麼是無我」還很遠,而且我感覺這個問題已經太強了讓人招架不住。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知道。我得到了更多的信心。因此,在最後一次打坐時,無論發生何事,我都持續不斷堅持這樣去”疑”。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主動地去想知道什麼是”無我”。我們還被告知不要問直接的問題,因為我們都已經在”疑”。
在本次禪期間,我一直跟著這條道路,這很難,我沒有使用句子,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去看、去想什麼是”無我”,不是去和我的感覺對抗或是“愛我的感覺”。我可以從我的痛苦分離,同時專注到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日常個人心思可以打擾我,但它還是我的”疑”,同時當我一起心動念的那一當下,我的心思仍然不穩定。然而那仍有個”我”想要去知道,同時”我”仍然不知道,我感覺到非常奇怪,但我不會花時間去想它。正如後來我再度回去與我的痛苦對抗,同時在那一刻再次與它掙扎或去”疑”。
在我們的課堂上,我們的老師Linda與Jeremy總是鼓勵我們針對我們的練習提出問題,在本次禪修期間,再次的,我們被鼓勵發問,這次我感覺我比前次禪修時能更加投入、更願意及較不害怕去問更多問題。同時當我坐禪或休息時間也較少關注在我的同學身上。是的,它很困難,我也深受其苦,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獨特的方法去”疑”,並把自己放到正確的道路上去練習。**** 查看更多學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