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None Zen Center
    • Zen.Teacher
    • History
  • Zen Practice
    • What is Zen?
    • What is Zen Practice?
    • What is Doubting Meditation?
  • Practice with us
    • In-Person
      • San Jose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Advanced Class
        • Half-day Retreat
        • Daylong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Customized Class
        • Zen Party
      • Manchester Meetup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Daylong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Zen Party
      • Taipei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Half-Day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Customized Class
        • Zen Party
      • Tainan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Zen Party
    • Online
      • Online Zen School
      • Real time classes
  • In-Depth Training
    • Discipleship
    • Instructor Certification
    • Zen Retreat 2022-2023
    • Zen Retreat 2022
    • Zen Retreat 2021
  • Support
    • Support San Jose Center
    • Support Taipei Center
    • Support Tainan Center
  • Contact
  • 無有‧禪社
    • 無有禪社
    • 禪.老師
    • 歷史
  • 參禪
    • 什麼是禪?
    • 什麼是參禪?
    • 什麼是疑練習?
  • 與我們參禪
    • 禪社地點
      • 聖荷西禪社
      • 曼徹斯特禪社
      • 台北禪社
        • 初學班
        • 銜接班
        • 進階班
        • 參禪共修
        • 半天和年度禪期
        • 客製課程
        • Zen Party 禪聚會
      • 台南禪社
        • 初學班
        • 銜接班
        • 進階班
        • 參禪共修
        • Zen Party 禪聚會
    • 線上禪學院
  • 其他課程
    • 弟子訓練計劃
    • Kids and Youth
  • 贊助支持
    • 支持聖荷西禪社
    • 支持台北禪社
    • 支持台南禪社
  • 聯絡我們

Karen on 2R5-C

Karen: 我不想從我的舒適區出來…
──── 2天禪期(2R5)分享, 2014年 6月 14日~ 15日

在這次禪期之前,我打坐的狀況不是很穩定。有時候我可以坐一個小時,但是有的時候我很快就放棄了。我不是很有把握我能撐過兩天且每節課一個小時的打坐課程。但是既然我已經報名了,我想:「好吧,最糟就是我中途放棄,打包,和同學們說再見,然後回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想之後,我開始享受我的晚餐,也準備好要接受這個挑戰了。

報到後所有的學生都在做暖身準備接下來的課程。我也伸展了一下筋骨,像是要準備跑百米短跑的參賽者,把腳放在起跑架上,等待槍響。「你們還在等什麼?」Jeremy 老師打破了賽前的寧靜,以及我們習慣的,令人覺得舒服的懶惰。沒錯。我們到底在等什麼?我們總是覺得我們還有時間,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會知道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這樣為所有的事情找藉口。所以在這兩天的禪期裡每次我想偷懶時,我就提醒自己,「我還在等什麼?」

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老師跟我們闡釋方法就是集中注意於單一個點上,任何的情緒都是一種分心。我們要發自內心很誠心地問我們的本質,讓這個問題與我們的生命作連結。專注在一個點上,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個方式自古代沿用至今。然而要專注於一個點上卻非常困難,尤其對現代人而言,因為我們不論主動或被動地都會接收到來自於生活上的許多刺激,像是我們的情緒、想法以及感官。打坐時,大部份的時間,各種感覺或想法同時伴隨著我。要持續專注在一個點上一段時間, 對我而言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第一天,我只問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本質是什麼。即使我無法一直持續只在單一個問題上,我仍用我所有的精力,花一整天的時間在問這個問題 。在我打坐的時候有無數的想法跑出來。每次只要我發現我又迷失在自己的想法裡時,我就試著將自己推回軌道上去,繼續參究問題。這樣的過程不斷的重複,就好像是個無止境的循環。在這樣持續一整天探究自我的本質之後,這問題已經深植在我的心裡,就像是種了一個種子。

第二天,老師鼓勵我們將語言放掉,繼續問。我試著這樣做,不過很快地我發現我只是將對於語言的依附轉為對呼吸的住著。 我沒有足夠的勇氣放棄我所熟悉的東西。我不想從我的舒適區出來,也不想毫無保留的直接問下去。於是我回到了句子,繼續參究直到結束。

老師說「專注是一種分心」。這話聽起來很矛盾,但是我覺得對極了。總是有一個我在監控著自己是否有專心在問題上。我並沒有百分之百純粹的在問題上去探究。這兩天禪期的意義更勝於訓練注意力。它並不是一個注意力的訓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在追著自我本質的探尋過程中,不斷發現一直有一個我存在著的過程。它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查看更多學生分享 ****

 

News FirePromotion

  • Beginner’s Class

  • 初學班

  • Support San Jose Center

View More

Blog at WordPress.com.

  • Follow Following
    • 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Already have a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in now.
    • 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Customize
    • Follow Following
    • Sign up
    • Log in
    • Copy shortlink
    • Report this content
    • View post in Reader
    • Manage subscriptions
    • Collapse this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