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None Zen Center
    • Zen.Teacher
    • History
  • Zen Practice
    • What is Zen?
    • What is Zen Practice?
    • What is Doubting Meditation?
  • Practice with us
    • In-Person
      • San Jose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Daylong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Customized Class
        • Zen Party
      • Manchester Meetup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Daylong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Zen Party
      • Taipei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Half-Day and Retreat
        • Disciple Program
        • Customized Class
        • Zen Party
      • Tainan Center
        • Beginner’s Class
        • Bridging Class
        • Advanced Class
        • Sitting Sessions
        • Zen Party
    • Online
      • Online Zen School
      • Real time classes
  • In-Depth Training
    • Discipleship
    • Instructor Certification
    • Zen Retreat 2022
    • Zen Retreat 2021
  • Support
    • Support San Jose Center
    • Support Taipei Center
    • Support Tainan Center
  • Contact
  • 無有‧禪社
    • 無有禪社
    • 禪.老師
    • 歷史
  • 參禪
    • 什麼是禪?
    • 什麼是參禪?
    • 什麼是疑練習?
  • 與我們參禪
    • 禪社地點
      • 聖荷西禪社
      • 曼徹斯特禪社
      • 台北禪社
        • 初學班
        • 銜接班
        • 進階班
        • 參禪共修
        • 半天和年度禪期
        • 客製課程
        • Zen Party 禪聚會
      • 台南禪社
        • 初學班
        • 銜接班
        • 進階班
        • 參禪共修
        • Zen Party 禪聚會
    • 線上禪學院
  • 其他課程
    • 弟子訓練計劃
    • Kids and Youth
  • 贊助支持
    • 支持聖荷西禪社
    • 支持台北禪社
    • 支持台南禪社
  • 聯絡我們

Karen on 2R6-C

Karen: 表面上看起來我「繼續問」,但其實是一種逃避的方式
—-2天禪期 (2R6)分享, 2014/10/04 ~ 2014/10/05

難得已經有一陣子沒感冒了,想不到要上山前兩天開始感冒,心想這次應該很難熬吧!除此之外,也一陣子沒有好好打坐超過一個小時了,所以這次兩天半會怎樣,就抱著反正死不了,遇到困難再說,時間總會過去的心態。

如果疑只是不知道的當下的一種意識狀態,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實是不用特別花什麼力氣的。可是一敲鐘,一閉上眼睛,開始進行一個小時的打坐,加入時間的因素,就在每一分每一秒裡開始盤算接下來自己如何避免任何無法忍受的狀況發生。這種盤算總是鑲嵌在每一個呼吸裡,無法擺脫。當然這時也要繼續疑問,可是終究停滯不前。第一節下課,就去請教Linda,如何真誠的面對自己。Linda說,察覺了就繼續問,面對就面對了。繼續問可以理解,但是什麼是面對了就面對了,聽不懂。

接下來的每一節課情況都差不多。有時會提起問題問問題,有時則專注在維持不解的意識。過程漸漸覺得平穩,一陣子後,才發現自己又被自己騙了,是在睡覺。有雜念進來時,會利用雜念繼續疑。如果覺得問題太複雜,就讓自己只專注在不解上,這樣做了之後似乎感覺比較平穩。有時發現自己在計算,卻不知如何真誠地問。覺得自己已經很真切地問了,可是呼吸卻這麼急促。不過慢慢地我感覺到,我是急切地問而不是真切地問。思緒混亂時,繞過在現象上繼續問,其實是跳過面對自己,是一種逃避的方式。

每節課要開始時,一定要先擤鼻涕,咳個幾聲,好像這樣等一下的一個小時才不會多咳幾聲或有過多的鼻水,是一種計算也是逃避。打坐的過程其實不太會咳嗽,偶爾過程中會咳個幾聲,敲鐘時,睜開眼睛時會咳個幾聲。這樣的過程重複幾次,漸漸的開始每次咳嗽時就覺得很疑惑,頓一下,咳嗽的後面是什麼?沒有打坐時,有時咳嗽時也會問,無我?怪?不過不論如何,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方法上對峙而已。要怎樣做到不是與不喜歡的情況對峙,而是對生命本質的真切探究,我還沒實際的領會到。

Linda在最後的討論時問我,這兩天的疑到底怎樣,說實在的很模糊答不太出來,只好很虛的回答比以前平穩(因為都在睡覺),可以坐比以前久。只有一節腳會痛,其他時間都不太會痛。另外在下課時間,會提醒自己繼續問,不過還是沒有做到只剩下疑和我自己的狀態。「到底要怎樣真誠的面對自己?」「什麼是面對了就是面對了?」,這兩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下山已經快兩個星期了,現在在寫這篇心得時,還在想,是不是硬硬參去就是面對了?如果是的話,我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其實就只是在自己找問題罷了。無論如何,我現在還是不知道我們的本質是什麼,就只有繼續努力,硬硬參去!**** 查看更多學生分享 ****

News FirePromotion

  • Beginner’s Class

  • 初學班

  • Support San Jose Center

View More

Blog at WordPress.com.

  • Follow Following
    • 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Already have a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in now.
    • None Zen Center      無有禪社
    • Customize
    • Follow Following
    • Sign up
    • Log in
    • Copy shortlink
    • Report this content
    • View post in Reader
    • Manage subscriptions
    • Collapse this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