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 因為腳太痛了, 我滿腦子只有: 這樣也無我?怎麼可能?
—- 3天禪期分享(3R3), 2015/04/18 ~ 20
星期五傍晚, 禪三正式開始前, Linda找大家一一小參。她叫我拉長持續問的時間, 至少要讓它形成一個主流。
星期六上午, 還是常有昏沉的情形, 被香板提醒了好幾次。在因為昏沉或念頭而覺察力飄走時, 就問「昏沉(或在想)的我也是無我, 到底什麼是無我?」
下午小參時, 我跟Linda說昏沉情形有比較好, 有時飄走後, 察覺時, 便問「剛才昏沉(或失去覺察力)的也是無我, 什麼是無我?」Linda要我不用管已過去的, 而是在覺察時, 清楚當下是什麼情形, 是驚訝還是害怕(等等…..), 然後就那當下繼續去疑。
在下午的一節課, 我持續這樣去問, 去覺察。我發現自己在快失去覺察前, 會提醒自己小心, 不要掉進去; 而在「飄開」之後, 忽然覺察時, 覺得自己的狀態是迷惑、不解, 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自己從什麼地方回來。於是問:「迷惑不解的我也是無我, 什麼是無我?」後來逐漸發現, 覺察力彷彿是一個提醒, 在提醒的是「我」, 被提醒的也是「我」, 到底什麼是無我?
上課時, Linda要大家把覺察的時間更「打開」(還比了一個很像蚯蚓在爬的手勢), 就「現在」去疑, :「現在, 這也無我?」於是我便這樣去做, 能夠持續不斷的問, 下午有一節課, 在引磬響了之後仍繼續坐下去問, 結果後來越坐腳越痛, 真的很痛!我仍然問著「這也無我?到底什麼是無我?」問著問著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就已經跟你講當下是無我的, 你為什麼不敢面對!」但是因為腳太痛了, 我滿腦子只有「這樣也無我?怎麼可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那節課結束後, 我去喝水時, 忽然覺得自己真笨, 明明知道當下是無我的, 為什麼我就不能好好面對我的腳痛, 而要去逃避它、抗拒它呢?
晚上Linda要大家講自己的成功經驗, 我不知道該稱它是「成功的失敗經驗」或「失敗的成功經驗」。
星期日下午打坐時, 慢慢又開始覺得腳痛了, 因為有上一次的經驗, 這次我決定好好面對我的痛; 而前天有一次打坐時也是腳痛, 當時我不斷地試著放鬆, 後來卻忽然發現, 我的放鬆是出於對抗我的痛, 我「不要」那個痛。所以這一次, 我不去對抗, 只是繼續問著「到底什麼是無我?」, 如同所謂的「茶之心」, 我想去感受「痛之心」. 結果, 彷彿跟痛融合在一起似的, 忽然間痛完全消失了。我忽然感受到慈悲的力量是如此強大, 不由得哭了出來, 這節課也正好結束 。
休息時, Linda 要我們到外面走走, 但不要丟掉疑。我走到下面草坪, 看到木十字架上掛著用銅線做成的耶穌人形, 感受到所謂的「神愛世人」, 真的是很偉大的愛, 不禁又流出眼淚 。
最後一天結束分享時, 我講到這一段, Linda問我當時有沒有繼續去疑, 才發現我當時確實沒有就那個當下的情緒繼續問「什麼是無我?」中間休息喝水時雖然有問, 但到外面看到銅線耶穌像生出情緒時, 也的確沒有繼續問。我現在了解到, 這就是Linda強調的「要繼續!」再一次覺得自己真笨, 果然後知後覺, 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果然喜歡耽溺於美好的氛圍或事物, 應該要就那樣的感受繼續去疑才是。
星期一下午連三節課, 繼續察覺地去問「什麼是無我?」, 起這樣念頭的是我、起那樣念頭的也是我, 什麼是無我?然後好像忽然發現在問「什麼是無我?」的那個似的, 竟冒出一個念頭:「咦?你是誰?」。
結束後按摩時, 忍不住想笑, 那種感覺很像是在黑暗的房間裡拿著手電筒找小偷, 結果忽然看到拿手電筒的那人你並不認識, 於是吃了一驚:「咦?你是誰?」接下來的一節課, 有點像對著那人問「到底什麼是無我?」, 急切的問, 沒有答案, 然後哀求的問, 還是沒有答案。
按摩時, 覺得自己這樣問那樣問, 都是有所求的問, 人家為什麼要告訴你答案!於是緩和下來, 慢慢的只是問「什麼是無我?」。分享時, 聽到這裡, Linda忍不住翻白眼, 那你就是沒有在疑, 沒有就現在去問啊!果然!我也知道Jeremy會說, 就已經跟你說過, 不是把它當作對象在問!**** 查看更多學生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