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 其中充滿了”我”,卻缺乏真心面對的誠意
──── 2天禪期(2R5)分享, 2014年 6月 14日~ 15日
無有首次陽明山禪二結束了,呼~
這回對我來說總之就是個大挑戰,遭遇到很多預期之外的考驗,當其他人的正式禪期還沒展開時,我的就已無預警悄悄偷跑了。
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當頭的人,就算要做什麼事情也不偏好自願費力爭取,且最好不承擔重任。但當事情就是來到你手上的時候,應該做的就只有把它做好,此為唯一選項,且是必選,由不得你不喜歡就不要做。這次的前置工作因為一些突然的情況,後來我要規劃處理和負責調度大部分的事務,但我並未帶著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心情,而是繼續執著「我覺得我該做的我都做了」的想法,其中充滿了”我”,卻缺乏真心面對的誠意,於是為此被修理了好幾次。被修理的時候心裡不曾舒服過,但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的牆又被打到了。
那座牆叫做保留,任何我覺得結果可能不是我想要或沒有也不會怎樣的事物就全數擋在牆外,還加上好惡、情緒、認同、立場、想法等等的裝飾讓牆顯得更華麗與真實。它是我私人小監獄的最重要防護措施,監獄待久了習慣侷限,反而對消除監獄內外的虛擬界線感到異常猶豫、恐慌。可是又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除非我放棄練習,但這條路又不在考慮之內啊!
所以只能面對自己了。兩天的密集訓練我花了很多力氣問自己這些問題: 既然已知我的好惡、立場本來不是重點,那什麼才是我的本質? 我總是抓著這個或那個理由,攀來攀去,那無我又是怎麼一回事? 時而開心,時而不滿,也沒什麼真正的道理,什麼是無我? 總之,到底什麼是無我?
大部分的時候可以專心地疑下去,完全知道周圍發生什麼事情,自己發生什麼事情,但是疑持續,有些時候甚至可以完全專注在一個點上,且問問題的頻率很低 (通常發生在一節打坐的中段之後,同時疑會呈漸強狀態);但也有感覺不太到疑或疑不起來的時候;兩天的午餐後第一節都是瞌睡連連,昏沉過半;而最無助的事件則非 6/14下午之後左腿麻痺莫屬,小腿以下沒有知覺,還過夜不褪,竟一路麻到 6/15近中午。不過疑的比重終究比腿麻要多很多,所以憂慮不是沒有閃過,但仍然不影響練習。(早知道應該問保險公司這樣能不能申請理賠的,哈哈)
6/15 早上第二節之後有時真的疑不起來,於是利用休息時間去問老師這樣要怎麼辦? 老師說~ 疑不起來就疑不起來啊! 但是要察覺到這件事,發覺”我”疑不起來、”我”無聊了、”我”想趕快結束、”我”擔心要兩天下來都沒進步……,察覺且承認”我”一直出現,明明什麼都有我,怎麼會無我呢? 什麼是無我? 但不見得要問一整段,而是先從第一步的察覺到”我”做起,察覺了這點就可以幫助後續的疑自然產生。後來的練習我嘗試著這麼做,結果果然有效! 方法用上了,單純的察覺就足以產生疑,不斷的察覺到有我,就不斷的有疑,問句都變得多餘,因為根本沒有問的時間。
面對自己對我來說不是什麼輕鬆愜意的事,必須克服層出不窮的強烈恐懼和焦慮,可是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每次下定決心要站在原地睜大眼睛或甚至更往前深入的時候,任何擔心可能會遭逢的恐怖都還沒發生過。老師說: 看懂你自己,就看懂了這個世界。我還沒看懂我自己,我還是恐懼,但是終於比較有信心繼續前進了。****查看更多學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