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希望他們快點停下來、不要再干擾我了! 不要再誘惑我了!
—- 3天禪期分享(3R3), 2015/04/18 ~ 20
這回三天的禪期過得很快,應該是因為沒有去「算計」的關係,就只是一堂課又一堂課接著練習。
第一天的練習,雖然自以為有在疑練習,其實都是陷入昏沉中而不自覺,往往是練習結束,打開眼睛的那一刻變的清醒。有一次打開眼睛面對著眼前的白牆,無其他妄念,就只是單純強烈的不知道。
當真實體驗察覺到這個感官世界是由許多的我所構成(我看到、聽到、聞到、想到……),無時不刻都有一個「我」在運作著,「我」這麼多、「我」這麼大,這怎麼會是無我呢? 而老師更提醒大家進一步去「打開」每一個「我」的起心動念,觀察是否隱藏了自己未曾察覺的情緒感受。果然,每個妄念背後總是有自己的私心想法(貪、嗔、痴、慢、疑),例如,「我在生氣抱怨同事的慢動作」,打開仔細察覺,是有一個驕傲的我在生氣。練習中聽到狗叫聲,原以為自己是單純的聽到,仔細察覺自己還是有一絲的不耐煩。要決定連著兩堂課打坐不休息時,那幾秒鐘內心已來回算計了休息或不休息的利弊得失………. 。最終決定要繼續打坐,聽到同學的休息走動按摩聲音,內心還是會有一絲的生氣,希望他們快點停下來、不要再干擾我了! 不要再誘惑我了!
當察覺到隨時都有那麼多的「我」,卻還不知道什麼是無我?,所以參的過程是較容易進入狀況的。然而心力沒提起來、沒有迫切的想知道時,還是容易淪為念口號似的,更慘的是陷入昏沉。大概是第一天睡飽了,第二天的昏沉較多是斷斷續續,在昏沉與要練習中掙扎著。
第三天上午,試著連兩堂的練習,到了下午,「氣力用盡」、「再撐一下」與「要打包回府的休息等待」三種起心動念交織著,下午三堂課的休息時間,馬上放腿休息,然後再心情複雜的繼續下一堂課練習,過程當中,也只能問著這樣腿痛全身發抖的我,也是無我?
結束三天的禪期,更深刻的察覺到無時不刻都有一個我,所以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參。只是目前只能做到當一個人在吃飯走路或與人簡單交談時可以察覺到有一個「我」,複雜的交談(開會)或情境,還是很輕易的被情境帶走。**** 查看更多學生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