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原來一直有一個我在等待敲鐘…( 2014年 3月 3天禪期體驗分享)
DAY 1:
第一天整體的感受比較像是在暖身,每節的時間雖是不長。但經過禪一之後,至少有些心理準備。對於戶外體驗的安排,我想可能有稍稍解除一些心理上面對腿痛的壓力!誠如老師後來所提的,真要在戶外打坐,那難度是可以想見非常的高。在順利度過第一天之後方才體驗到似乎腿痛這回事,好像自己還可以克服。至少還活著,大家也都好好的,雖然每個人對痛的感受不一樣。但就好像有一種自己還可以撐下去繼續面對的感受,至少也還沒有人放棄離開。
DAY 2:
前三堂身體都處於較為緊繃的狀態,查覺到自己常有吞嚥口水的反應。那聲音的確是非常大聲,跟周邊的呼吸聲好像在合唱團一樣。後來經老師的提醒,剛開始以為真的很困難去克服這件事,畢竟那是介於自主與反射神經運動的邊緣,但好像隨著疑的專注漸漸加深,好像吞嚥口水的動作就漸漸減少了。一方面察覺口腔喉嚨之間的鬆緊,唾液的多寡,只剩鼻腔呼吸的微弱感覺,一方面仍專注在疑。但有時受到一些干擾時就好像真的會被影響到一樣,才沒辦法又吞嚥了口水。
中午清潔勞動完之後,聽老師說到老虎與痛的比喻,提到應向上一著。在痛產生之前就應當專注的疑,尤其是一開始並就應該專注。加上老師對於我上半身僵硬緊張的狀態,指導我應該放鬆時。自己漸漸找到新的方式就是:每問一次什麼是無我?呼吸就再放弱一些,肩頸手臂就也自然跟著再放鬆一點,真切的感受疑。然後再問一次,呼吸再放弱一些,身體也再更放鬆些,直到察覺到應該有接近相當放鬆的狀態…放鬆之後手指之間沒有刻意的碰觸到,雙手也察覺到了放鬆時,甚至雙手也沒有碰觸,只剩微弱的呼吸。單純的問什麼是無我?每問一次就稍作停頓感受疑,之後又再接著問…那痛除了真的比較沒那麼痛之外,就相對的能放鬆到感覺好像沒呼吸,只剩大腦對於疑的反應與察覺。但隨著周遭的聲音干擾仍舊有心念上的起伏,便又藉此而疑。這段約略是下午的狀態。
直到晚上最後幾堂課前,老師說完參禪信心的建立之後,我才察覺到原來一直有一個我在等待敲鐘,怎麼會是無我呢? 什麼是無我? 故而之後,每聽到老師要結束課程前上坐的聲音,察覺有起心動念時,便藉此而疑,又再回到疑。
然而最後一堂課又當疑深切專注時,我突然察覺到寂靜的空氣中有一股很低沉震動而延續的低吼聲:「哇….伊….喔…(約十秒鐘)」大致上好像有重複了兩遍,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聲音? 但也藉此而疑,有一個我聽到這個聲音,怎麼會是無我呢?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無我…之後便有察覺到好像接近放鬆到最後片段的時間幾乎沒有感受到呼吸,只剩下疑的念頭。
DAY3:
早晨醒來之後疑的感受較弱,尚透過行走站立參禪,加深疑的感受。但前兩堂的身體較不穩定,不知道會不會是自己太過想要延續前一晚最後一堂疑的感受。
然而第一課雙腿的氣動很明顯,疑並沒有蓋過腿感受到的痛,撐到下坐之後便馬上想如廁,接著用完早餐後的第二堂也仍是痛苦萬分,處於相當不安定的狀態,上半身發熱冒汗。三天之中我並沒有刻意去數節數,因為我知道計算節數的過程會讓自己陷於計較,但第三天這前兩堂課幾乎是我這三天當中最難受的兩堂。
後來經老師提醒:我仍是太過緊張執著,想要抓住疑。抓住疑變成是向外找,應該是向內問…
此時應當反問,有一個我在想要抓住疑,怎麼會是無我呢?
每當意識到有我時,就是要簡單、清楚、真誠深切的問。
隨著老師指導再增加坐墊輔助時,第三、四堂的品質有改善甚多,三四堂之間的間隙休息短暫,但腿的疼痛程度還好。按摩之後算是恢復甚快,換腳之後竟然還可以繼續。於是在信心的感受上大為增進,好像自己應該也能做得到,疑的感受也因而增強持續。
中午用餐作完勞動之後,在最後一堂課之前,老師提到我們做事跟參禪一樣要有效率實際時,這樣在蒲團上參禪才有品質,同樣的生活當中也是如此,蒲團上的我如同生活的濃縮果汁一樣。故而要作就應當一次就加足馬力,於是我在最後一堂課的前頭便相當的專注在疑上,痛也沒那麼痛。一邊疑也一邊察覺身體的放鬆程度,身體有緊的地方就慢慢地察覺放鬆。打坐當中老師提醒:SIMPLE 、CLEAR 、MINDFUL。似乎又是幫我們在過程中,再度拉回到專注疑的上頭。
待老師上坐之後,我仍保持在清楚真切的疑。最後老師的一聲:Let the pain kill you !…那聲音宛如微弱的電流穿過身體,留下深刻的印記。雖然第一次身體將近放鬆到幾乎不動,但在那聲音過後,仍察覺到有相當些微的識情在動。故而又繼續疑,直到敲鐘。下坐之後,前額發麻與疑的感受深度仍持續而強烈。
經歷此次禪三才真的有體會到屬於自己從內產生的疑。對自己的信心也有大幅提升,除了看到自己有些進步,也看到了自己不足應該調整改進之處。收穫甚大!
對我來說則是察覺了自己不自覺的反應,譬如自己急著想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完,而沒有專注的聽別人的話等等。我想我應該還有很多自己沒發現的地方必須改進的部分。我也深信如果學習禪的過程當中,生活的態度沒有漸漸的有所察覺調整或改變,那參禪也是誠如老師所說的是表面功夫。***** 查看更多學生分享 *****